
韦皋雕像
韦皋,字城武(一作武子),唐朝闻名大臣,诗人,本籍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生于公元746年,蓝田县尉韦贲之子。
唐代宗大历初年,以建陵挽郎身份调任华州从军,后历任督查御史、殿中侍御史、陇州节度使等官职。
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节度使,后升任中书令、检校太尉,受封南康郡王,故时人称其为“韦南康”,在蜀地先后任职二十一年。
《旧唐书》记载:“数班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
韦皋采纳结好南诏,抵挡吐蕃的战略,曾招安南召等蛮众向大唐称臣纳贡,终结了南召和大唐长达四十余年的战役。
在抵挡吐蕃的一系列战役中,击破吐蕃四十万人马,捉拿节度使、都督以上官员一千五百人,斩杀敌寇五万余人,抓获了很多的牛羊及辎重,为大唐西南边远地方的安稳立下丰功伟绩。
公元805年,八月,韦皋得急病暴卒,享年六十岁,留诗作三首,录于《全唐诗》。
韦皋“建奇功,捍大患,立节操”,文武兼备,善恶清楚。
《资治通鉴》记载:韦皋管理属地二十一年,在蜀地加剧赋税,进献朝廷,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加剧了大众的担负,但他优待战士,因而蜀地得以长时间安稳。
平定南召之后,蜀地逐步殷实,府库充分,韦皋开端减轻大众担负,宽以待民,每三年征收一次赋税。
蜀地大众敬服其谋略,敬畏其威严,一直到宋朝,他的画像被作为“土神”供奉在蜀地大众家中。
有人把韦皋的功劳和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混为一谈,还有一种说法,以为韦皋便是诸葛亮转世。
《宋高僧传》记载:韦皋出世三天的时分,家里请一些和尚吃斋饭,表明道贺,其时有个容颜丑恶的梵僧(一作胡僧)不速之客。
韦家的家僮很气愤,找来一张破席子给他,让他坐在庭中吃斋饭。
众僧吃过斋饭,韦皋的父亲韦贲命乳母把襁褓中的韦皋抱出来,想得到众僧的祝愿。
那个梵僧最早动身,走上台阶观看婴儿说: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小韦皋就像是知道梵僧相同,满面笑容伸出小手欢迎他,众僧感到大为惊异。
韦贲问:这孩子刚刚出世三天,师父怎样能说相别很久了?
梵僧回答道:这里边的奥妙施主怎样会知道呢!
韦贲再三诘问,梵僧才慢慢说道:“这孩子乃诸葛亮之后身啊,诸葛武侯鼎国担任蜀汉丞相,先生知道吧?蜀地大众受其恩惠很久了,现在转世来临人世,将来必定会担任蜀地主帅,再一次谋福蜀地,我曾经在剑门游历,和你儿子的前身是好朋友。”
韦皋的老爹韦贲瞪大眼睛,听梵僧持续说:“我知道现在武侯转世投胎到了先生家,因而远道而来,这孩子将来会做剑门节度使二十年,官至中书令、太尉,其他的事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韦贲所以给孩子取名“皋”,字“武子”,后又改“城武”。
韦皋长大后,果如梵僧所说,出任剑南节度使,在蜀地任职二十一年,谋福一方,深为蜀地大众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