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品味生活网 资讯 正文

艾滋病初期症状 教你应该怎样预防艾滋病

2018-04-06 01:52:29  阅读:204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毛宁

  生活中很多的人都害怕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播。那么,艾滋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如何预防艾滋病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艾滋病初期症状

  1、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2、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

  3、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4、食欲下降,两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5、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6、气促、干咳数周。

  7、皮肤、口腔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8、咽、喉部出现白膜。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痒、白带多按妇科病治疗久治不愈。

  9、头痛、视线模糊查不出其他病因。

  艾滋病是怎么产生的

  艾滋病病毒(HIV)体外层的脂蛋白包膜中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糖蛋白,gp120与淋巴细胞表面的CD4糖蛋白有嗜亲性,可与其特异性结合;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因此,HIV经皮肤黏膜破损处或经血液等其他途径到达血液后,可选择性地侵入CD4+淋巴细胞。

  HIV侵入CD4+淋巴细胞后,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整合的病毒DNA即可在细胞内复制、形成完整的病毒体释放出细胞外,细胞死亡,感染新的细胞,也可呈潜伏感染状态,随细胞分裂而进入子代细胞。

  感染初期,HIV大量复制,产生病毒血症,并可出现衣壳抗原p24的表达,临床表现为急性HIV感染症状。由于HIV的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CD4+淋巴细胞损伤、死亡,CD4+T细胞明显减少。然而在机体的免疫作用下,CD8+CTL活化,杀伤HIV感染细胞,同时产生抗HIV抗体,病毒血症很快被清除,CD4+淋巴细胞数量回升。

  但HIV未被完全杀死,进入持续潜伏感染状态,HIV处于低水平复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HIV感染。随着HIV不断复制、扩散,CD4+淋巴细胞不断死亡,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导致CD4+淋巴细胞耗竭,免疫功能严重破坏,并发各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和肿瘤,临床表现为艾滋病,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传播途径

  1、艾滋病传播途径一: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很多的人对于梅毒还是不太的了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已经问世数百年了,目前在世界范围均有分布,是十分重要的性传播疾病;可以分为获得性梅毒、先天梅毒和妊娠梅毒等。那么,梅毒的症状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梅毒症状

  1.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是指已被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某一时期,皮肤、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统和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或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从未发生任何临床表现者。

  2. 一期梅毒

  潜伏期平均3-4周,典型损害为硬下疳(Hard Chancre,Ulcus Durum),硬下疳由于性交感染,所以损害多发生在外阴部及性接触部位。硬下疳常合并包皮水肿。有的病人可在阴茎背部出现淋巴管炎,呈较硬的线状损害。女性硬下疳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阜,尤多见于宫颈,易于漏诊。硬下疳出现一周后,附近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不痛,皮表不红肿,不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破溃,称为无痛性横痃(无痛性淋巴结炎)。硬下疳如不治疗,经3-4周可以自愈。经有效治疗后可迅速愈合,遗留浅在性萎缩瘢痕。

  硬下疳发生2-3周后,梅毒血清反应开始呈阳性。一期梅毒除发生硬下疳外,少数患者尚可在大阴唇、包皮或阴囊等处出现硬韧的水肿。犹如象皮,称为硬性浮肿(Edema Induratum)。如患者同时感染由杜克雷氏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或由性病淋巴肉芽肿引起的崩蚀性溃疡,则称为混合下疳。

  3.二期梅毒

  为梅毒的泛发期。自硬下疳消失至二期梅毒疹出现前的时期,称为第二潜伏期。二期梅毒疹一般发生在硬下疳消退后3-4周,相当于感染后9-12周。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淋巴结进入血行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丘疹及斑丘疹,临床亦常见,约占二期梅毒40%左右。发生时间较斑疹稍迟。依其症状及临床经过,可分为大型丘疹及小型丘疹。除引起皮肤损害外,尚可侵犯内脏及神经系统。

  梅毒的传播途径

  1.不洁性接触

  梅毒的传播途径中不洁性接触是感染梅毒的主要起因。梅毒几乎都是由性接触引起的。梅毒病人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作。

  2.通过母体传播

  得了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3.自身免疫力低下

  主要是指非性接触传染。主要是接触梅毒病人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4.外伤感染

  梅毒病菌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经过潜伏数日,病菌生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作。因此,要慎重对待破裂的伤口。

 

  2、艾滋病传播途径二:血液传播

  (1)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2)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3)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4)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艾滋病传播途径三: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如何预防艾滋病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2、安全性行为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3、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4、不要共用针头

  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5、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在生活中需要避免血液的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6、注意外伤防护

  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7、避免母乳喂养

  喂食母乳者新生儿感染HIV的几率会增加12%-14%,故不建议喂食母乳。

  结语: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无临床症状,但大部分HIV感染后6日至6周可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