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也称注夏,又称夏痿,是由于体质的虚弱和天气的暑热所产生的一种季节性病症。
中医理论认为,素体脾虚者,在气候炎热、雨湿较多的夏日,暑热下逼,地湿蒸腾,湿热相合,导致疰夏。疰夏常发于稚孩和儿童,表现为心烦、身倦、汗多、食减、消瘦等症状。
现代医学也证明,夏季高温下,人体生理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平衡易遭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常不稳定,精神往往萎靡不振,有时伴有头痛和失眠。同时又由于高温下肾脏排泄功能大大减弱,影响了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轻者食欲不振,重者会导致胃肠病症,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疰夏既然是暑热所致,所以常有季节性发作的特点:每年夏季来临时犯病,夏季过后一般都能自愈。当然,疰夏也可以用生脉散、清暑益气汤等药物治疗。
我国民间历来就有预防疰夏的习俗。预防疰夏常始于“立夏”前后(也即阳历五月初,我国多数地区还处于暮春时节)。据梁章钜的《浪迹丛谈》记载,温州人清明时折樟树叶烧成灰烬,待立夏之日和面做馒头给小孩吃,上海人也有立夏吃茶叶蛋的风俗。这些习俗至少反映了人们预防疰夏的意识。
当然,预防疰夏的关健在于增强身体素质、注意起居饮食。从暮春开始,要多参加体育活动,注意保护脾胃,不食或少食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要保证适宜的睡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另外,在夏季到来之前,可服用一些如香砂六君丸、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等药物,以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进入夏季后,要时常注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做好防暑降温、降湿工作,尽可能地避免中暑现象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疰夏症状的患者,绝不可贪凉露宿,以防伤风感冒,加重疰夏病情。
如果得了骨质增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害怕的,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骨质增生是怎么回事,单单就知道是一种病,而且患上这种病会很严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骨质增生并非全是疾病,我们在正常的生活活动中,骨骼为了自我保护会增加接触面的厚度,这是正常现象,也不会引发疼痛。对于病理性的骨质增生中西医又是如何治疗的呢?
经常会有病人在看到自己颈椎或腰椎的X线片后惊慌失措地问大夫:“医生,您看我怎么会病得这么厉害?这么多节都增生了,还有的地方都搭桥了。会不会瘫痪啊?”看着他们那紧张的样子,医生总是会安慰他们说:“没关系的,到一定年龄有增生是正常现象。”可病人们总是望着那自己看不懂的片子,将信将疑。的确,对于一个没有医学常识的人来说,“骨刺”这个词看上去就有些可怕,容易让人联想起“鱼刺”,鱼刺扎一下手也会很痛的,何况长在了自己的腰里、颈椎里呢?其实,不仅仅是病人,一段时间以来,医生也把治疗颈腰膝病的重点放在了骨质增生、突出的椎间盘、增厚钙化的韧带筋膜上了。这导致了过多使用手术,过分依赖病灶切除和置换的现象。临床表明,很多病人是不必挨那一刀的。而且,很多病人在手术后也未见症状有明显的好转。这引发了大家的反思。
从伦琴发现X射线到现代的CT、核磁技术的发展,医学有了质的飞跃。作为一直以手摸心会为诊治方法的中医伤科也从中受益良多。许多新的整脊、正骨、理筋手法都是在影像基础上发展完成的。可以说,影像技术把中西医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机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但影像检查再清晰直观也只能是一个辅助诊断的方法。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视、触、动、量取得的第一手的资料和病人表现出的症状与体征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将全部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见到椎间盘突出就切除,见到骨质增生就置换的做法是片面的、机械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人不是机器,治病也不是换个零件,紧个螺丝那么简单。
实际上,人之所以会长骨刺,会有椎间盘突出,会出现筋膜韧带的增厚钙化,绝大多数不是病理现象,而是一种代偿机制的正常反应。就如同干活多了手上长茧子一样。人的骨骼如果受力太大也会通过增加骨量来代偿,这就是骨刺了。这些骨质增生在局部可以起到很好的坚固加强和保持平衡的作用,这不是得病了,反而是人体生命力活跃的显现。
即使这些“异物”对周围组织产生了机械性的压迫,也不会致痛。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局部的小环境,从骨、肉、筋膜,到神经血管都在起着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和保持平衡。或许,这一平衡状态并不是最完美最坚固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所以,虽然几乎所有的人都有骨质增生,许多人都存在着椎间盘的突出和软组织的变性,但大多生活正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部分患者的疼痛呢?用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增生不会引起疼痛,炎性刺激才是疼痛的原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患者症状与影像学上的反映不成正比。有的人增生明显,突出物巨大却毫无症状,而有的人小小的一个膨出却引发剧痛。根子不在骨刺或椎间盘本身,而是局限性的炎症灶。这个炎症的产生就是源于伤害性刺激过强,超出了可代偿范围。比如长时间坐姿不动形成的局部压迫、缺血缺氧。再比如跌仆闪挫、咳嗽喷嚏、勉力努责造成的牵拉与摩擦,都可能造成体液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由于是突然损伤或机体循环不畅,使这些炎性渗出和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转运,刺激神经而致痛。这也正是中医所说的两大致痛机理: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经络筋脉气血运行不畅,壅滞不通,形成不通则痛;而久坐劳心,气血暗耗,失于濡养,就是不荣则痛了。
中西医对于颈腰肢痛的机理,表述虽不同,但内涵却很相似。治疗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医保守治疗,常用的止痛方法不外脱水、促进微循环、营养肌肉神经、抑制无菌性炎症等。而中医则是运用按摩手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病区的气血运行和濡养,恢复其原有的平衡状态。中西医都把病灶部位的代谢、血供、转输作为了重点,相互间协同性很强。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颈腰肢痛诸病的保守治疗常常是中西医方法并用。
现代医学的手术治疗立竿见影,很多方面是中医所不及的。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关节病,发展到危重的阶段,保守治疗有时是难以短期奏效的。这时,急则治其标,运用手术的方法切除病灶、消炎减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按摩临床上,我们对于手法治疗15日以上症状未明显缓解,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一般也建议手术。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骨质增生的相关情况,希望可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我们在就医过程中,一定要认清自己的疾病,听从医生的诊断安排,不要自己妄下结论。最后,祝愿所有读者朋友能够健康平安。
人人都想拥有一口洁白如玉的牙齿。然而,保护意识的欠缺,不正确的刷牙习惯,导致大多数成年人的牙齿发黄、结石严重、牙龈出血、外观不雅。
由于许多口腔疾病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开始时都是没有太大征兆,肉眼也察觉不到,但到诊断出来之时,很可能都已经病情严重了。赵医生谈到,对一般人来说,可每年检查牙齿一次。但一些高危或有特别需要的人群,就需要6个月检查口腔一次。比如吸烟者患牙周病的机会比非吸烟者高出五倍;患有严重蛀牙、牙周病、口腔癌、裂颚等人群,需要接受较频密的口腔检查,以确保口腔健康;患有糖尿病、血友病、爱滋病等人群,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妨碍,抵抗病菌的能力相应降低。洁牙要注意传染病洁牙就是利用震动原理,不仅清除了附着在牙体上的牙石,恢复牙齿本色,还能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洁牙便成为一种潮流。
同时,洁牙也有益于口腔健康,但鉴于这种治疗的性质,对于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应该分轻重缓急。洁牙是会随时出血的,所以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白血病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洁牙时间,不仅要在全身性疾病稳定的时期,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如患有肝炎和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洁牙之前,应该如实向医务人员说明自己的病情;急性肝炎和结核病活动期的患者,应等至急性传染病控制稳定了再洁牙。主张每半年洁一次牙。清洗后都会在牙齿表面打上一种抛光剂,使牙齿恢复正常结构,延缓挂垢。
此外,洁牙还要把“洁”和“治”结合起来,不仅能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石、色素等牙垢,同时,还能清除深层的牙垢,对比较隐蔽的龋齿,也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适当咀嚼口香糖可预防蛀牙由于无糖口香糖所含的是代糖,不会被口腔内的细菌利用作新陈代谢,故不会令牙齿蛀坏。同时,咀嚼无糖口香糖能令唾液分泌增多,唾液可中和口腔内的酸素,令流失的矿物质得以补充,因而减少蛀牙的机会。因此,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以有助预防蛀牙。选择口香糖时,必须清楚地知道其是否含糖分,因为时常咀嚼含糖口香糖不但不能防止蛀牙,相反会增加蛀牙的机会。咀嚼口香糖时,还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咀嚼,这样会引致牙f疼痛,牙f有问题的人未必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