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流感爆发,又恰逢降温,导致感冒人群越来越多。而且感冒往往导致全家遭殃。所以,不少人想让感冒好得快一点。
近期一位40多岁的女性,为了让感冒好得快一点,选择了3种感冒药混着服用。结果非但感冒没好,还引起了急性肾衰竭。
原来这位女性选择的三种感冒药中都含有的同一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结果导致药物过量,引起了乏力、呕吐、恶心、尿少和下肢水肿等现象。
对乙酰氨基酚,目前被广泛的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退热等药物中。因为这些的药物大部分为非处方药,所以消费者才可以随意购买到,也给药物的滥用增加了几率。
此外,不管是退热药、感冒药,说明书中都会注明避免与酒精或酒精饮料同服。因为两者可能会引起肝脏、肾脏的损伤。
冬季感冒,往往与受凉有关,中医里提倡解表发汗,不放试一试紫苏生姜茶。
紫苏生姜茶
功效:
驱寒暖身、健胃养胃,可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怕冷、鼻塞,适合寒冷季节家人预防感冒以及感冒初起时饮用。
此外,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还记载它具有解甲鱼毒的作用。
做法:
生姜、紫苏叶各30g,红糖适量。将三者一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盖上盖子,闷3-5分钟即可饮用。
需要趁热饮用,因为紫苏的有效成分容易挥发,以及趁热饮用更利于发汗解表。
不过,紫苏生姜茶辛温,不适合风热感冒,如咽痛、流鼻血、发热、干咳等。
如果遇到流感,也不适合饮用紫苏生姜茶,最好能够就医治疗。
流感最大的危害不是流鼻涕
今年的流感爆发患者多,传染速度快。流感的呼吸道症状表现比较轻,其主要危害是发热快、温度高、全身疼痛乏力、传染性强,且容易引起肺炎、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
关于流感的预防,注意个人卫生是重要手段之一。如勤洗手、加强锻炼、少去人群密集地区,打喷嚏和咳嗽,用纸巾遮住口鼻。
想药感冒好的快还可以这样做
1.注意保暖。感冒期间不注意保暖,往往旧疾未愈又添新症。
2.多喝水。不是因为热水可以治病,而是补水可以补充黏膜中流失的水分,提高人体代谢。
3.多休息。生病期间免疫系统在与病毒“战斗”,不注意休息、剧烈运动,会降低免疫力。
4.饮食清淡,但要营养丰富。
5.按时按量服药,才能要药效发挥到最佳水平。
湿气,中医里一种会致病的病邪,湿气的特点是难去除和易渗透,还可以与风、寒、暑热等病邪重新形成问题,引起身体更多的疾病或亚健康表现。
所以,湿气也被称为万恶之邪、万病之源。据相关的媒体报道显示,超过60种疾病与湿气有感,如肥胖、水肿、消化不良、暴饮暴食、皮炎、湿疹、腹泻、失眠等。
同时,湿气引起的肥胖容易反复,增加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发生,如高血脂、高血压等,以女性的妇科病也与湿气有关。
5个方法判断身体是否有湿气
1、看舌头边缘
体内有湿气,舌头边缘往往表现为锯齿状,舌头胖大。锯齿状越明显,说明体内湿气越严重。
2、看舌苔
体内有湿气,舌苔会又厚又黄,如果是寒湿,舌苔厚,易呈现白色。且容易牙齿变黄、发生口臭。
3、看大便状态
湿气重大便稀薄,容易粘连马桶,容易冲不干净。并且排便时,总是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4、看精神状态
头重脚轻、乏力、懒惰,多数时候提不起力气便与湿气有关,也是中医里所说的“湿重如裹”。
5、看胃口情况
饮食影响脾胃,而脾胃也会影响胃口,湿气重会出现食欲下降、腹胀,口味重等。
人体内湿气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饮食引起,如吃得太好、生冷食物;
第二外界湿气引起,生活环境湿气太重;
第三疾病、忧虑等伤及脾胃,身体容易沾惹湿气。
湿气重每周吃几次这些食物
1、山药芡实薏米汤
山药、芡实、薏米比例为1:1:1,直接加水放入砂锅中煮熟即可。具有健脾益胃、补肾、利水、祛湿、补肺等作用。
2、薏米红豆汤
采用红豆与薏米等量的比例,放入砂锅中煲一个小时即可食用。功效:利水、健脾,适合口苦、口黄、小便少、水肿等人群
3、藿香荷叶茶
采用藿香10g,荷叶20g,一同泡茶叶。藿香,性温辛,具有解表、和中止呕作用。荷花叶有却清暑、利湿、消肿的作用。所以藿香荷叶茶,更适合暑湿重、水肿、小便黄、小便少、恶心食欲不振的人群。
4、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采用绿豆、鲜百合或百合干、粳米等,一同煮粥食用。功效:适合湿热人群,有清热利尿作用,一般适合夏季。不过冬季出现上火表现,也是可以食用的。
此外,在中医里有很多祛湿的中药材或中药方剂,但是为了养生更安全,建议每周通过这些饮食祛湿。
不少人身边都有这样的异人,无论他们身处何处,都能随时进入睡眠状态,这让睡眠质量差,常常被失眠问题困扰的朋友羡慕不已,其实,这没什么好羡慕的,嗜睡在某些时候,恰恰是疾病的症状表现。
如果你在每天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仍然被困意纠缠,这就要当心了,可能是健康出了以下几种问题。
贫血
当贫血出现时,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困倦、乏力,这是因贫血使得肌肉及神经系统缺氧所致,同时还会伴随出现头晕、眼花、耳鸣、面色苍白等并发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
在人体的脖颈两侧,有两条颈动脉,它们负责向大脑疏松血液,以供应大脑运作所需的氧气和血液。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时,颈动脉出现堵塞,大脑会因此缺氧,从而造成嗜睡的问题。同时身体还会伴随出现头晕、视力衰退、四肢麻木等问题。
糖尿病
当身体出现糖尿病时,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身体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因此常会出现身体乏力、精神萎靡、困倦嗜睡等问题。
肝脏疾病
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严重下滑,因此常常会感到精神萎靡、疲倦嗜睡,同时还会伴有脸色枯黄、食欲不振等并发症状。
心脏疾病
疲倦、嗜睡,是导致心脏问题的重要表现,因此一旦心脏出现病变,血液供应将出现问题,同时,大脑会因此出现缺氧;再者,体内代谢的乳酸会大量积聚体内,对神经末梢产生作用,使人产生困倦感。
有嗜睡问题的朋友,一定不能轻视,很可能是上述这些疾病在作祟,应及时查明原因,以免对健康造成更大威胁。此外,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进行调理以缓解这一问题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些方式。
作息安排
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防止犯困问题出现的最有效做法,同时,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稳定身体的内分泌及代谢水平,防止各类恶疾上身。
饮食调理
贫血、动脉粥样硬化、肝脏疾病等诸多问题,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布可分。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首先要保证膳食结构的完整,摄入营养的全面;在此基础上,减少高油脂、高糖等不见健康的食物摄入。
对于嗜睡的朋友,可以按照这些调理方式进行调节,相信能有效地对问题进行缓解。
本篇文章版权归民福康健康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