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儿童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家中喜欢翻找东西。家中的药物如果放置不善被儿童找到误服,很容易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作为家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第一时间进行的急救措施肯定会为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药物中毒的急救呢?
儿童药物中毒该怎么办
同时,由于小儿患病机会远远超过成人,用药的机会也超过成人,而他们的机体的介毒功能远不如成人健全,对药物的耐受力也远不及成人,尤其是婴幼儿,因而用药更易发生毒副作用。药物中毒多见于镇定安眠药、止痛药、镇咳药、抗生素、皮肤外用药、胃肠道用药等。
大多数情况下,诊断可依据毒物接触史及用药史,一般其特征性的中毒表现与成人类似。有时如中毒史不明确,患儿又不能准确叙述,或者诊治时已昏迷不醒,则临床诊断较困难。
甚至有些药物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与常见的内科疾病相似,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例如一个成人注射链霉素等药物发生毒副作用,可能先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停药后可避免耳聋发生,而婴幼儿不会叙述,常常难以及时发现,有时发生耳聋也不易察觉,甚至过了一段时间才被发现,以至丧失了治疗的良机。
因此,家长应避免、防止儿童接触有毒、有害的物品。一方面在小儿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早期发现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应对中毒症状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出现以下情况时:例如儿童出现难以解释的嗜睡、神经症状或其他奇怪行为;不明原因的多系统损害;外伤,特别是难以解释的摔伤。此时应搜集现场物品,包括呕吐物、剩余食物、器具、大小便等,以便于就诊时供医护人员参考。
对于怀疑药物急性中毒的患儿,病情轻者,先做观察并给于一般处理。可以将患儿移离毒物污染场地,往往胜过以后数小时甚至数日的治疗。
毒物污染的衣物要立即脱掉,并用大量清水反复洗试接触毒物的皮肤15分钟以上。忌用热水,以微温为宜。眼内染毒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特别是强酸或强碱类溅入眼内,更需反复冲洗,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对于口服摄入的毒物,除非是毒物性质不许可,如强酸、强碱等腐蚀剂或吞服煤油、汽油,以及患儿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外,否则应对所有摄入毒物进行清除。
一般毒物在吞服6小时内均应催吐,可以喝大量的微温盐水(半量盐加入250毫升水)或牛奶3-4杯后,用棉棒、筷子或手指等刺激咽部催吐。
误服强酸者可先服用蛋清水1000-1500毫升,以稀释酸的浓度,继之可口服蛋清、牛奶、豆浆200毫升或花生油150毫升,忌服碳酸氢钠。误服强碱者可先服用醋以中和之,然后服用生蛋清、牛奶或植物油。
如果儿童发生药物中毒,家长要及时动用身边资源帮助儿童解毒。简单采取上述措施后,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药物残留造成进一步危害。
脑中风发病时需要身边人的及时救治,这时候如果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急救知识,即便不能使患者脱离危险,也能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所以学习脑中风的救治方法是很重要的,由于多数人没接触过这种疾病,不知道如何操作,所以在这里就为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夜里突发中风该如何救治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脑中风多发生在夜晚,且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1~3天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像这样中风后由于搬运不当而造成的死亡的病人,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那么夜晚家有中风病人怎么办?
脑中风多发生在夜晚,且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1~3天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夜晚在场人员常较少,救护忙乱,有的人急于送医院,会因路途颠簸使脑出血加重而死亡。
像这样中风后由于搬运不当而造成的死亡的病人,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我们知道,中风病人急性期的死因,多与急性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疝有关。
不正确的护理、搬运会促使脑疝的形成和发展,加上呕吐物堵塞或衣被捂得过紧,很容易引起患者窒息。那么夜晚家有中风病人怎么办?
若患者发病时,有多人在场,应有所分工,有的人可向急救中心或附近医院求助,其余的人则应搞好发病后的家庭急救。若仅有一人在场时,应迅速先将病人安排好,再就近向他人救助。切勿丢下病人不管,外出长时间的找人、找车、从而错过最宝贵的急救机会。
对于上述脑中风急救方法的介绍,大家应该都能有所了解了。在脑中风患者的急救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救治顺序,尽最大可能护理好病人,为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
按摩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西医的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以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
经常按摩这些地方治疗失眠
头面按摩法具有醒脑提神,镇静安眠,降压止痛,疗眩息晕,润肤养颜的功效。一般应用于头痛、失眠症、内耳眩晕症。
1、涌泉
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2、神门
心气虚或心血虚者选神门。此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3、太溪
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4、太冲
肝火旺盛或肝气郁滞者选太冲。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