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天一热,手汗、脚汗偷偷来袭,有人甚至每天双手双脚都湿溻溻的,这在医学上称为“局部多汗”,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手脚出汗与人的体质有关。
“20~40岁的年轻人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平时多食肥甘厚味,饮食习惯不规律,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而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尤其是双脚出汗更为常见,占到70%~80%。”
对于这类人群,她建议平时可以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配伍熬粥服用。
还有一部分人,在手脚出汗的同时还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烦热、大便干结等情况,属于阴虚血热。对于这样的人,在治疗的时候需要滋阴养血、凉血祛风,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防风通圣丸等中成药进行调节。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而且各种脏腑功能互相作用,往往不会是单一方面的原因。”如果有手脚多汗的症状,最好征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养。
中药熬洗的方法:用苍术、苦参、黄柏、地肤子、白癣皮、石膏、川母、白芷、艾叶、甘草等中药熬成药汁,先用热气熏蒸双脚10分钟左右,再泡洗20分钟左右,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以预防大量出汗。
在饮食上,少食肥甘厚味、油腻之物。如海鲜、鱼虾、鸡肉、羊肉等“发物”尽量不吃,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的刺激。平时建议选择穿透气性较好的宽松鞋袜,有助于汗液的蒸发、干燥,避免引起脚气、皮炎等皮肤问题。
高烧体温在39度以上称高烧。它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一般表现为:病人面色潮红,皮肤烫手,汗多,呼吸和脉搏增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度呼吸频率可增快4次,脉搏增加10次左右)。如发热过高,体温超过41度,持续时间长会影响人体各组织系统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特别是对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改善机体机能。
现场急救
物理降温法
1.水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额部、枕部以保护脑组织。
2.用30-50%的酒精或32-36摄氏度温热水擦拭病人颈、腋窝、胸背及腹股沟等处。
药物降温法
1.成人口服阿司匹林或复方阿司匹林0.3-0.5克。
2.小儿服用小儿解热灵。送医院找出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惊厥(抽搐俗称抽风)最常见的是小儿高烧惊厥,以高烧为主要表现,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多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质调节控制能力差所致,表现为起病突然、寒颤、四肢发凉、继之体温上升、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呼吸加快、眼球及面部出现小抽动或眼向上斜、面部、肢体或全身强直呈阵发性痉挛性抽动,短暂屏气面色转白或发青,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
现场急救
1.让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舌头。
3.头部物理降温。
4.用针刺(见高烧处理)或手指掐人中、合谷止痉。
5.速送医院救治。
前不久,李大爷偶患感冒,朋友推荐他试试做导引术。因为这个方法简便易行,李大爷也就将信将疑的试了试,没想到仅做了4次就痊愈。于是他教一样患感冒的家人做做,疗效亦佳,现在将这导引术介绍如下:
(1) 行此导引术,坐姿、立姿、卧姿不限,唯要摈弃杂念,心平气和,注意力集中,要意随手动,手行神行。
导引前,将双手掌相互擦热,之后,摩擦脸部(包括额、眉骨、眼角、两耳、鼻及两侧部位)和颈项两侧,直到发热为止。摩擦时,速度要不快不慢,不轻不重,要手贴皮肉,以不伤皮肉为度。
(2) 呼出一口气,再慢慢地吸足新鲜空气,随即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个鼻孔,进入既不呼气,又不吸气的静止状态,只令两眼球用力左右转动,直到视力模糊、眼泪欲滴时,方松开手指,张口尽力吐气,再恢复正常呼吸。每天的早、中、晚各导引1次,3~5次后,感冒症状即可消失。如能坚持经常导引,可望感冒永不袭扰。
或者有人会问:“不打针、不吃药、仅仅这样一摩、一呼、一吸、一摒就能驱除感冒?”殊不知,导引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导引神气、以形养魄、驻颜延年的养生绝技。也是传统中医以摇筋骨、动肢节而调理阴阳、祛病除疾的治疗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