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视,自然也就有远视。至于远视治疗,和近视稍微不太一样,但方法同样有很多,所以如果你不小心得了远视,也不必太过担心,积极治疗,积极预防就好。想知道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远视眼和老花眼的区别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远视的危害,大家不是不清楚,但了解如何治疗远视更重要,下面就给你们来仔细的说一说。
远视治疗
框架眼镜矫正
判断给予多少的正镜片进行代偿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因为远视患者的远视力很少受到影响,而我们的目的是在更多情况下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大多数患者,适应正镜片都比较困难。
因为他们觉得视力的改善不显著在未矫正状态下,他们完全能用过多的调节而达到对比度的提高。当这种对比度的提高通过镜片矫正来实现时,尽管视力可能没有差异,患者也会感觉是“模糊”这种“模糊”的感觉在有些患者是比较轻微的但有些患者则反应很强烈。
为了减少适应的问题,检查所得的正镜片度数需要做一些调整,使患者保持一些额外的调节要告诉患者所给予的镜片是用来缓解症状减轻调节负担的,而不是提高视力。
(1)远视患者的处方原则
一般经验是用处方来缓解患者的主诉,即如果患者无症状而且未表现出调节集合的异常,则不需要给予戴镜只需进行随访观察;然而如果患者一旦有症状,就需要给予一定度数的镜片在远视矫正过程中,他们的年龄因素也很重要要注意参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逐渐降低,显性远视逐渐提高对于特定人群要采取特定的处方原则。
①刚出生到6岁
除非患儿表现出视力和双眼视功能的异常,抑制或学习成绩较差,否则显性远视即使达2D,3D都不需要矫正。
②6~20岁
如果症状确实可给予正镜片矫正但一般主张保守观察如果都给予全矫,会由于习惯性的调节而出现视物模糊。由于年龄轻调节相对较强,正镜度数应做较大减量以利于适应。
③20~40岁的成人患者
屈光状态已经比较稳定。随年龄增长调节幅度逐渐下降隐性远视逐渐转换为显性远视如果出现症状,远距离可给予正镜片矫正度数可做适度减量;近距离则需全矫。
④40岁后
患者逐渐开始老视随着显性远视的增加,看近,看远都需要正镜片矫正。远距离可做少许减量近距离应予以全矫此年龄段可采用双光镜矫正。
很多人不明白回归热怎么回事,其实它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究竟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呢?它的病因有哪些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回归热吧,看看要如何治疗回归热。
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经虫媒传播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周期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黄疸。
根据传播媒介不同,可分为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两种类型。
病因
回归热螺旋体属于疏螺旋体属或称包柔氏螺旋体属。一般根据媒介昆虫的种类进行分类。虱传回归热螺旋体仅1种,称回归热螺旋体或欧伯门亚螺旋体。蜱传回归热螺旋体根据媒介昆虫软体蜱的种类命名,可分为10余种。两型回归热螺旋体形态基本相同,长10~20μm,宽0.3~0.5μm,有4~30个粗大而不规则的螺旋,两端尖锐,运动活泼,以横断分裂增殖。革兰染色阴性,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培养较为困难,需用加血清、腹水或兔肾脏碎片的培养基在微氧条件下培养才能增殖,接种于幼小白鼠腹腔或鸡胚绒毛尿囊膜容易繁殖。回归热螺旋体壁不含脂多糖,但有内毒素样活性。体表抗原极易变异。它对热、干燥及多种化学消毒剂均较敏感,但耐寒,能在0℃的凝固血块内存活100天。此类螺旋体既含有特异性抗原,又有非特异性抗原,可与其他微生物有部分共同抗原,故受染动物血清可有特异性补体结合反应,亦可与变形杆菌OXK株起阳性凝集反应,但效价较低。螺旋体抗原易产生变异,不同菌株的抗原性不尽相同,在同一患者不同发热期中,所分离出的菌株抗原性也有差异。
临床表现
1.虱传型回归热
这种病症的潜伏期为2~14天,平均7~8天,大多数发病迅猛,开始的时候还会伴有头痛的症状,之后高热,并且体温达到40℃以上。
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也可有眼痛、畏光、咳嗽、鼻衄等症状。面部及眼结膜充血,四肢及躯干可见点状出血性皮疹,腓肠肌压痛明显。呼吸、脉搏增速,肺底可闻细湿啰音。半数以上病例肝脾肿大,重者可出现黄疸。高热期可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神志不清、谵妄、抽搐及脑膜刺激征。持续6~7日后体温骤降,伴以大汗,甚至可发生虚脱。以后患者自觉虚弱无力,而其他症状肝脾肿大及黄疸均消失或消退,此为间歇期。经7~9日后又复发高热,症状重现,此即所谓“回归”。回归发作多数症状较轻,热程较短,经过数天后又退热进入第二个间歇期。一个周期平均约2周左右。
2.蜱传型回归热
潜伏期4~9天,临床表现与虱传型相似,但较轻,热型不规则,复发次数较多,可达5~6次。蜱咬部位多呈紫红色隆起的炎症反应,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黄疸、神经症状均较虱传型为少,但皮疹较多。
检查
1.病原体检查
回归热螺旋体,在患者发热期的外周血液内一般容易查到。薄的血涂片中,用革兰染色为阴性,瑞氏或吉姆萨染色呈红色或紫色,于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其以旋转和移行的方式灵活前进或后退,并向两侧摇摆,骨髓涂片也可找到螺旋体。伴有神经疏螺旋体患者,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均可升高,细胞数可增加,也可查到螺旋体,有时尿沉淀螺旋体也可阳性。
2.血及尿常规
虱传回归热患者发热期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在(10~20)×10/L之间,间歇期则恢复正常,分类变化不大,蜱传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血小板可减少,发作次数多者贫血明显,但出凝血时间正常;有黄疸者,血胆红素升高。
尿中可见少量蛋白、细胞及管型。
3.血清免疫学检查
可采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蛋白印迹等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如果第二次效价升高4倍,则有助于诊断。
⑤内斜
全矫,有可能需要附加度数。
⑥外斜
给予部分矫正以减少继发外斜的因素。
(2)睫状肌麻痹验光
当雾视或其他方法都不能控制调节时,可以进行睫状肌麻痹与近视不同,远视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来部分代偿屈光不正,睫状肌麻痹验光常用于处理有配合困难的远视患者智障患者,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儿童,年轻的远视患者以及癔症患者。“湿性”验光就是指在睫状肌麻痹状况下的验光;而“干性”验光就是无睫状肌麻痹状况下的常规验光。
角膜接触镜矫正
在远视患者,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并不广泛,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出现症状需要矫正的远视患者通常为老年人,他们不要求美容,对于角膜接触镜的依从性较差。
②年轻患者由于存在一定量的调节,即使出现症状需要矫正也不需要全天配戴,没有必要使用角膜接触镜当然,若患者符合角膜接触镜配戴的适应证或要求配适,也可以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高度远视的危害
1、眼睛更容易疲劳
远视眼无论是看近和看远都是需要调节的,长时间下去的话,眼睛也就比较容易疲劳了。只是由于眼睛的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会发生睫状肌疲劳,眼睛感觉发胀,眼睛疼痛等,隐晦影响到孩子的上课的注意力。
2、容易形成斜视
远视眼患者如果一只眼睛的远视严重,为了能够更清楚的看清事物,必须要增加调节,内直肌的兴奋性会比正常眼增加,因此,很多的远视患者会习惯使用注视眼,而那个度数比较高的远视眼也就不会经常使用了,时间长了之后,有些远视眼会形成“斗鸡眼”。一般斜视患者多数由高度远视造成的。内斜视会进一步的影响视力,还会影响到双眼单视功能,影响眼睛的外观,进而会产生心理问题。
3、形成弱视
远视眼患者看近和看远的时候,视网膜黄斑不能够形成清晰的成像,会影响到视觉的发育,而这种状况在孩子的发育阶段出现的话,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弱视,导致视力下降,视功能异常。
远视眼的引起原因
一、曲率性远视
多为先天性因素,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如先天性扁平晶状体、先天性平角膜等;也有由角膜外伤引起者。
二、屈光率性远视
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主要见于糖尿病人及老年人,有的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此外,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眼眶的炎性肿块、网膜水肿,甚至网膜剥离都可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三、轴性远视
是远视眼中最常见的,即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为短,也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处于+2.50~+3.00D的远视状态,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随着发育,眼轴也慢慢增长,在5岁还有90%的孩子处于远视状态,16岁则减少到50%,但因度数较低,处于调节范围之内,一般不会感觉到。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为您介绍的远视治疗,你们都了解了吧。这对于不知道远视应该怎么治疗的人来说,真的是极好的。看了上面说的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远视眼和老花眼的区别,感兴趣的就可以去试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