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品味生活网 资讯 正文

乙肝预防 乙肝预防小知识

2018-04-10 01:14:38  阅读:63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岚

  说到乙肝人们可能有点陌生,觉得它离我们是比较遥远的,认为我们几乎不会患乙肝的,但是其实不然,每年还是会有许多人患乙肝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会是乙肝预防针等等预防乙肝,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乙肝的预防小知识吧!

  目录

  1、什么是乙肝 2、乙肝预防小知识

  3、如何从传播途径预防乙肝 4、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5、儿童如何做好乙肝预防 6、乙肝妈妈怎么样预防乙肝

  7、预防乙肝可以吃这些 8、如何预防乙肝在家庭中交叉感染

  什么是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临床出现最初症状以前,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

  1.全身表现

  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表现

  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

  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脏肿大。晚期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无明显肿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脏肿大。

  6.肝外表现

  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和乳房发育,偶可误诊为乳腺癌;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7.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是目前医学界比较常见的致盲眼病,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光眼不同于后者的是其致病的不可逆性,也就是说,青光眼是不可以完全治愈的。那么,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青光眼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跟小编去了解下!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分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前者也叫充血性青光眼,后者又叫单纯性青光眼。当病人出现症状而就医时,往往病变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等无法挽救的视功能损害。因此,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将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那么,青光眼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呢?

  一、情绪激动或在暗处停留过久(如看电影、电视或在暗室工作),便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眼前如同有一层云雾,这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多次反复出现后,有可能突然进入急性大发作期。

  二、40岁前出现老花眼(应与远视眼较早出现老花眼相鉴别),尤其是女性,且老花度数变化很快,需频繁更换眼镜。这可能与眼调节力减退有关,并与青光眼早期病变的程度成正比。

  三、早晨起床后看书报较吃力,易出现鼻梁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因为正常人的眼压有昼夜波动的规律,一般清晨偏高,夜间较低。青光眼患者24小时的眼压波动幅度更大,故早晨眼压就更高,就会出现症状。

  四、晚间看灯光出现五彩缤纷的晕圈,好比雨后天空出现彩虹一样,医学上称虹视。这是由于眼压上升,角膜水肿而造成角膜折光改变所致。

  五、视力逐渐下降,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不到1.0(对数视力表为5.0),尤其高度近视者,戴适度的眼镜后仍常有头痛眼胀感。由于高度近视的巩膜(眼白部分)变长,弹性明显下降。所以出现高眼压时,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患者容易疏忽,而视力却在悄悄损失,医生也往往易漏诊。

  六、平时喝水较多,一次喝水超过300毫升时出现头痛。这是因为饮水速度快,量多,可使血液稀释引起渗透压降低,进入眼内的房水就会增多,从而引起眼压升高。患者常在饮水后15~30分钟出现眼胀头痛。

  另外,如一只眼已确诊为青光眼,对另一只眼必须密切观察。因为原发性青光眼多数是两眼同患,只不过发病有先后而已。患青光眼的人,其子女应特别留意视力、眼压、视野的变化。因开角型青光眼与遗传有关。

  青光眼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在疾病初期常常因为没有症状而被忽视,只有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才引起患者可以察觉的症状,在视觉非常重要的部位引起无可挽回的丧失。在发达国家5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则有超过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因此,青光眼通常被称作“盗取视力的小偷”,或被称作“沉默的致盲性眼病”。

  乙肝预防小知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乙肝患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不及时将其清除,很有可能引发乙肝疾病;慢性乙肝就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硬化继续进展部分患者可转变为肝癌。可见乙肝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如何预防乙肝疾病呢?

  1。注意日常卫生

  乙肝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传播,它是以病毒的形式进行传染。这些病毒就存在于乙肝患者的体内,主要是血液里,平常要注意在与患者接触时尽量不要有血液接触;除此之外,个人的卫生也很重要, 平时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消毒杀菌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对身体的健康保持有很大的好处。

  2。积极主动的接种疫苗

  我国现在已经制定了从儿童期就开始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案,因为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产生相应抗乙肝病毒抗体,这种抗体可以有效抵制乙肝病毒;每个符合接种的人都应及时到相关的防疫站接种疫苗,这 样对乙肝的预防工作很有帮助。

  3。做乙肝的定期检查

  现在有很多工作单位每年都会给公司的员工安排一次或两次的集体体检,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大家随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这对乙肝预防工作也有推进作用,但是没有条件免费做检查的个人,也应自觉 地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4。意外接触HBV感染者血液和体液后的处理

  ①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水平,并于3和6个月内复查。

  ②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县城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疫苗或是虽接种过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1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疫苗(各20μg)。

  5。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尽量一个人使用自己的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养成饭前便后、出入公共场所(公交车、医院、超市等)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如何从传播途径预防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我国作为一个乙肝大国,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群深受乙肝侵扰,而乙肝蔓延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的传染性,以及我们大家对乙肝预防意识的缺乏,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因而,做好乙肝疾病的预防,避免感染乙肝病毒刻不容缓。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生活中亲密接触传播等,生活中要预防乙肝的传播必须切断这些传播途径,而且身边有乙肝患者的朋友还需要积极到医院注射乙肝疫苗,以免感染乙肝。

  一、预防母婴传播

  丁肝抗体阳性的孕妇,所有乙肝e抗原或e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婴儿,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防止丁肝的母婴垂直传播。

  二、预防血液传播

  做好供血者的安全筛选检测,不随便使用血液制品。

  三、防性传播

  丁肝病毒感染率在妓女和性乱者中较高。目前亦已肯定丁肝属性传播性疾病,因此预防和杜绝性乱,积极防治性病亦是预防丁肝的措施之一。

  四、预防里益感染

  防止丁肝病毒在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中间的传播。应保护皮肤粘膜免受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针刺文身,并应注意清洁卫生,防止蚊虫叮咬。

  五、取缔吸毒

  在国外已注意对静脉内药瘾者的丁肝抗体普查工作。

  六、接种乙肝疫苗

  经研究证实对乙肝免疫的个体可以防止丁肝病毒的感染,因而乙肝疫苗的接种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和随之发生的乙肝和丁肝的混合感染。

  以上内容是关于“如何从传播途径预防乙肝”问题的相关介绍,另外,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阻断乙肝的传播途径以及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注意的是接种乙肝疫苗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如果您还有不明白或是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会为您提供满意的答复!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乙肝的预防: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重组酵母或1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μg重组酵母或1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二、传播途径预防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用具也应严格消毒。

  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性交时应用安全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三、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四、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各级医务人员诊断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并应注明是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对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根据其病情确定是否住院或在家治疗。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具(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镜及口腔科钻头等)应严格消毒,尤其应加强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

  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国家有关规定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外可照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要加强随访。

  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 DNA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儿童如何做好乙肝预防

  如何全面做好儿童乙肝预防。近日,记者解到感染乙肝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其中,院长提出,儿童是感染乙肝的高发群,大多数的乙肝患者都是由于儿童时期感染了乙肝,造成终身携带。那么,为什么儿童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呢?又该怎样预防呢?

  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朱力院长指出,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因此机体免疫系统不足,抵抗力非常的弱,在和乙肝患者有接触时,很轻易导致乙肝传染,因此儿童应该积极做好预防乙肝的措施。那么儿童如何预防乙肝呢?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儿童感染乙肝的途径和成人不同,主要是通过。

  1、母婴传播

  怀孕时胎盘传播与母乳、唾液等传播渠道。

  2、水平传播

  两岁以后的宝宝可以通过使用已被污染的注射器和血制品被传染,这是主要的传播方法之一。所以凡是有可能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生活用品,如梳流用具应与孩子分开使用。避免生活用品沾染到乙肝血液造成乙肝感染。

  如何全面做好儿童乙肝预防呢

  预防乙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及其他高危人群预防。朱力院长说道,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严格按照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有效的保障新生儿能够及时的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假如母亲是肝炎病毒携带者,那么她孩子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85%左右。因此,母亲也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朱力院长温馨提醒各位患者朋友,疾病是需要通过检查,并且要结合临床的症状才能够确诊,治疗的时候请一定要遵寻医生的诊断结果,才能有效的有保障的治疗肝病。

  儿童感染乙肝的临床特征

  与成人一样,儿童的急性感染过程也不尽相同。在婴儿,尽管有暴发性乙型肝炎的个案报道,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在推行普遍的疫苗接种之后,台湾婴幼儿暴发性乙型肝炎的病死率从1975~1984年的5.36/100000下降到1985~1998年的1.71/100000。

  婴幼儿感染HBV后可患Gianotti-Crosti综合征,其特征为面部、四肢和躯干以丘疹为主的皮炎。这可能是该年龄组感染HBV相关的唯一临床表现,当然此综合征也可能与其它病毒感染有关。稍大儿童急性感染后可出现轻微的全身症状或严重的肝炎。人体感染HBV后发展成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与感染时的年龄相关:婴儿期感染90%以上会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而成人只有5%,儿童介于两者之间。

  大多数HBV慢性感染的儿童可以正常生长发育,除非发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儿童慢性感染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有肝外疾病,比如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