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品味生活网 资讯 正文

让更多人喝到大师茶,小罐茶解决非遗大师多年困惑

2018-05-21 17:14:41  阅读:136
中国茶有三种——农产品的茶、文化产品的茶和消费品的茶。其中,农产品的茶价格过低,农民毫无经济利益可言,而文化产品的茶过高,尤其是常常上升到“茶道”的境界,使得无数品质优秀的大师级茶成了少部分人才能接触到的文化符号,距离普通消费者过于遥远。
“以消费品思维做茶。”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这样描述他“闯”入茶行业的逻辑。杜国楹认为,传统茶行业有两个极端:一种是把茶作为农产品,没有标准;另一种是把茶当作“文化产品”卖,搞得太高深,不接地气。小罐茶应该以消费品的思维去开发茶产品,为消费者降低消费好茶的门槛,让消费者无需懂茶,也能简单方便喝到真正的好茶。茶农在烈日下采摘小罐茶茉莉花茶的原料——茉莉花在这样一个方向的指引下,小罐茶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让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作用。小罐茶牵手八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制茶大师打造了8款名茶。以消费品思维让原本没有机会品尝到大师级手艺的普通消费者,都有了喝到优质名茶的机会。正如唐诗《乌衣巷》中所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既然是消费品,就肯定要打广告。中国人历史上长期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历史的标尺用来衡量全新时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广告宣传让消费者迅速认识了小罐茶,也让消费者有机会喝到大师级工艺的好茶。另一方面,广告宣传,也让非遗制茶大师手中所掌握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发扬光大。试想,在小罐茶的广告上线之前,除了茶行业内的人士,有几个人知道中国有这样一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制茶技艺传承人呢?

  制茶大师林振传(右)检查小罐茶白毫银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当然重要,但是不应该将非遗项目视作化石,小罐茶将这些非遗项目推向市场,是传承非遗项目的最佳方式。在大热的网络IP《奇葩大会》的最新一期中,前央视名嘴、知名主持人赵普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对待传统手工艺,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希望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们能够让传承成为潮流。”而这正是小罐茶的问世对于非遗制茶技艺的重要意义。正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大师所讲:小罐茶创新了中国茶的营销渠道,是中国茶营销模式的一次革命。我们的合作,为我解决了中国最好的黄山毛峰茶“卖给谁、谁来买”这一困惑多年的难题,也解决了正宗黄山毛峰制作技艺的传承问题。小罐茶对茶叶质量的把控、对市场营销的定位都是值得行业学习借鉴的。小罐茶是在身体力行做“中国好茶”。

  高曝光度,意味着更高的品质、更多的责任

可见,小罐茶的广告宣传,客观上起到了推广中国茶文化的作用。我们不能只看到小罐茶营销本身,却忽视了营销背后的巨大社会意义、文化传承意义。消费品渠道管理专家、资深销售渠道培训咨询专家李临春认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茶企传递出的茶形象,都是古老而传统的,卖茶人总是在一种传统固化的营销形式里循环,这种营销方式很自我,和消费者有距离。小罐茶在营销方式上尝试了更多可能,消费主体定位精准。同时,在销售渠道上,小罐茶也更多地和高端酒的经销商合作,吸取酒商相对开放活跃的营销思路。产品定位和营销渠道精准后,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易于达成。茶行业寻寻觅觅的供给侧改革,小罐茶已经牛刀小试,一年零售额10亿就是一份有说服力的成绩单。

  小罐茶的每一根茶叶都在安全卫生条件下精挑细选

小罐茶的营销确实是成功的,但极高的曝光度意味着更广泛与更严苛的大众监督,也意味着更高的产品品质要求。大众只看到小罐茶营销的现象,并没有意识到为构建完整产业链,小罐茶所进行的巨额投入。2017年底,小罐茶在黄山投资15亿元,开建现代化智能工厂。据了解,小罐茶还在着手整合上游茶园。“如果我们不推动整个茶产业参与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最直接的后果是,我们没有好茶可用。所以,投资上游,是为了让行业建立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不用懂茶都能买到好茶。”杜国楹如此解释小罐茶“逆流而上”的初衷。很显然,如果只是为了“捞一把就跑“,小罐茶没有必要让自己投入这么大精力。小罐茶的成功,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保护,同时也在探索一条新中国茶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样的探索,值得行业赞赏,也需要更多的同行一起践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