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品味生活网 资讯 正文

苏轼因梦中遇美女而作词一首别具意境让人一唱而三叹

2019-09-05 21:58:19  阅读:4429 作者:责任编辑NO。魏云龙0298

前史是人类过往人生情境的记载和回想,又是实际社会和未来社会人生的一面镜子。它与实际既有联络,又拉开了必定的间隔,故简单引发人们的文明认同,也简单供人们镇定、自由地比较与检讨。咏史怀古之作,以古鉴今,思接千载,具有特别的意蕴和张力,比方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等等,可谓是琳琅满目。

苏轼的怀古词并不多,但质量却都很高,影响深远,今日咱们来赏识一下他作于徐州的《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孤寂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苍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边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安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尝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长叹。

这首词有一段序文:“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彭城,便是江苏徐州的古称。“燕子楼”,相传是唐朝工部尚书张建封之子张愔任徐州刺史时,为爱妾盼盼所建。“盼盼”,姓关,本是徐州有名的歌姬,张愔纳之为妾,恩爱有加。在张愔身后,“盼盼怀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最终死在楼中。元丰元年,苏轼在一个秋天的夜里,宿于燕子楼,梦到盼盼,醒后宣布无限慨叹,所以写下了这首怀古感今的佳篇名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作者用极端平平的言语,描绘了新鲜诱人的夜色,表达了由衷的赞许之情。尽管以霜月光较之常见,但配以特别的以水喻风的语句,就既写出了月之洁白与风之清凉柔软,又传达出在清风吹拂下,通体如沐浴般新鲜舒适的感觉。用字造句之妙,好像陶渊明的“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天然平平之中给人以清凉而逼真的感触。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孤寂无人见。”曲折的池塘里,不时地听到鱼儿跃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有露水儿翻滚,清风一吹,露水便下跌下来。只可惜这么美的景致却无人看见,令人感到落寞,怅惘。

这几句写景真是体恤入微,新鲜美丽,在幽静之中写出了生动的生命律动,体现了诗人极细腻,灵敏的一面;且以动衬静,更显得夜景之清幽。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更鼓声响过三遍,夜已三更。诗人从沉沉的睡梦中被更鼓声吵醒,他茫然地张开双眼,四周太安静了!就连落叶的声响听起来都好像金石磕碰般的洪亮。梦境怎样呢?只用了“梦云”二字一笔带过,既暗用了宋玉《高唐赋》中楚王梦巫山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使梦中盼盼的形象有如巫山神女般风姿绰约,又营造出如云雾般迷离飘渺的气氛而扣住主题。

“夜苍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梦醒之后,夜正深重,诗人再也无法入眠,为寻找被吵醒的梦境,动身走到小园之中,却再无踪影。忍不住心绪茫然,怅然若失。

“天边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下片开端好像在反诘自己,有深重的身世之感。自己尽管名满天下,但不平已苟合,只好远离朝廷曲折外任,几番调集,恰似疲乏的旅客。几回眺望故土期望回归,可总是不能如愿,凄楚而无法。但苏轼总能从悲痛中摆脱出来,怎样摆脱呢?下面便切入盼盼之事。

“燕子楼空,佳人安在,空锁楼中燕。”直接咏关盼盼情事,用事而不被事所役。想当年英雄美人,存亡节义,真是千古美谈~!可现在,这段情在哪里呢?当年的佳人又在哪里呢?全部都云消雾散,只要燕子扔筑巢于楼中,好像在呢喃着什么。用十三个字去感叹触景生情,物是人非,人生无常。这一句颇受好评,影响深远,《红楼梦》“葬花吟”一诗中“三月香巢已垒成,粱间燕子太无情”之语,就脱胎于此。

“古今如梦,何尝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古往今来,人生皆如梦境一般。佛家说“色即是空”,“凡有所相,尽皆虚妄”,全部色相的东西都是虚空。可是,“旧欢新怨”为断,人们什么时候真实的从梦中清醒过来?这儿的“梦”,既照应上片诗人被吵醒的“梦云”,又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放在了古今前史的长河之中。人们羁绊于欢爱仇恨、得失荣辱之中,何尝有过真实的超逸?人常常如此,过去了的、找不回来的、得不到的,就觉得它很好;眼前的、到手的就有许多的不满意,不知道爱惜。如此年复一年,不知醒悟。诗人由盼盼之事,推及人生,有现实如梦,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对前史与人生的思索与顿悟。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长叹。”“黄楼”是苏轼建于徐州东门的建筑物。在熙宁七年的八月,黄河决堤,连累徐州,苏轼亲率军民击溃洪水。第二年又筑堤以防洪水在至,并依据传统五行生克的学说,水受制于土,而土为黄色,建黄楼以镇水势。但在苏轼逝去的将来,黄楼也将成为他的留传物。因而苏轼说,我现在在凭吊燕子楼,将来也必定会有人面临黄楼夜景,为不见我的踪影而大声叹气!这便是人生,便是前史,思虑相续,感叹不尽!

人生的虚幻、无常感,一般是从现在回想过去时感触到的,而苏东坡的角度却转向了自己不在的将来,幻想将来有人因自己不在,“黄楼”空锁而哀叹,视界极为广远,考虑极为灵通。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